学校首页 办公系统 教师邮箱 智慧校园
 
站点首页
 

周恩荣博士应邀出席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 深耕大学生“逃课”现象哲学探析

发布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5-11-24浏览次数:10

1121日至23日,中心研究员周恩荣博士受邀参加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12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周恩荣博士以《主体能动性建构视域下大学生“逃课”现象的教育哲学分析》为题在会议中发表主题发言,分享学术研究成果。

发言中,周博士从主体能动性建构视角,紧扣教育本质与核心追求,对高校大学生“逃课”现象作哲学分析。他梳理“逃课”双重成因,客观上部分课程内容枯燥、难度高成“水课”;主观上有同辈压力下随波逐流、受生理或情绪影响、学习动力不足及自我认同下主动选择等。在此基础上,他对主观“逃课”行为作“类型学”划分,分为无自我随波逐流型与有自我主动选择型,有自我逃课又因内在动因层次不同,有生理情绪驱动、兴趣动力不足、自我认同导向等形态,基于自我认同的主动选择层次最高。他强调,高等教育及高校教师教学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成长、助力其主体能动性建构中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。周博士的发言视角新颖、分析深刻,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,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、学生成长引导等相关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。

据悉,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是国内教育伦理领域的“学术高地” 与 “实践桥梁” —— 它不仅是衡量国内该领域研究水平的 “标杆”,更是连接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的 “关键平台”,其影响力既覆盖高校学术研究、学科建设,也深入教育政策制定、教师育人实践,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 “高质量、有伦理” 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本次会议以“教育伦理、人工智能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”为核心主题,由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,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、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、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,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协办,汇聚了全国多地教育伦理领域的专家学者,共同探讨新时代教育伦理的前沿议题与实践路径。

 

来源:中心办公室/初审:周恩荣 /复审:李锋 /终审:刘安全 /编审:李锋


 
版权所有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联系地址: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